網頁

2013年1月23日 星期三

脂肪肝

脂肪肝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。

脂肪肝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現象,而非一種獨立的疾病。其臨床表現輕者無症狀,重者病情兇猛。

一般而言,脂肪肝屬可逆性疾病,早期診斷並及時治療常可恢復正常。

臨床症狀

脂肪肝的臨床表現多樣,輕度脂肪肝多無臨床症狀,易被忽視。據記載,約25%以上的脂肪肝患者臨床上可以無症狀。有的僅有疲乏感,而多數脂肪肝患者較胖,故更難發現輕微的自覺症狀。

因此目前脂肪肝病人多於體檢時偶然發現。中重度脂肪肝有類似慢性肝炎的表現,可有食慾不振、疲倦乏力、噁心、嘔吐、體重減輕、肝區或右上腹隱痛等。肝臟輕度腫大可有觸痛,質地稍韌、邊緣鈍、表面光滑,少數病人可有脾腫大和肝掌。

當肝內脂肪沉積過多時,可使肝被膜膨脹、肝韌帶牽拉,而引起右上腹劇烈疼痛或壓痛、發熱、白血球增多,易誤診為急腹症而作剖腹手術。脂肪囊泡破裂時,脂肪顆粒進入血液也可引起腦、肺血管脂肪栓塞而突然死亡。若肝細胞脂肪堆積壓迫肝竇或小膽管時,門靜脈血流及膽汁排泄受阻,出現門靜脈高壓及膽汁淤積。因急性化學物品中毒、藥物中毒或急性妊娠期脂肪肝,其臨床表現多呈急性或亞急性肝壞死的表現,易與重症肝炎相混淆。

此外,脂肪肝病人也常有舌炎、口角炎、皮膚淤斑、四肢麻木、四肢感覺異常等末梢神經炎的改變。少數病人也可有消化道出血、牙齦出血、鼻衄等。重度脂肪肝患者可以有腹水和下肢水腫、電解質紊亂如低鈉、低鉀血症等,脂肪肝表現多樣,遇有診斷困難時,可做肝活檢確診。

脂肪肝常無自覺症狀,有些類似輕症肝炎,黃疸少見,如有亦為輕度。通過B超、CT可有輔助診斷意義,確診必須依靠肝活檢。

脂肪肝的病人多無自覺症狀,或僅有輕度的疲乏、食慾不振、腹脹、噯氣、肝區脹滿等感覺。由於患者轉氨酶常有持續或反覆升高,又有肝臟腫大,易誤診為肝炎,應特別注意鑒別。BCT均有較高的診斷符合率,但確診仍有賴於肝穿刺活檢

臨床檢查,75%的患者肝臟輕度腫大,少數病人可出現脾腫大、蜘蛛痣和肝掌。

脂肪肝的六大病因:

病因1:長期酗酒 酒精主要通過肝臟分解,而酒精傷肝,若長期大量地喝酒,肝所受的傷害是巨大的。日常生活不要酗酒,更不要空腹喝酒,空腹喝酒更易吸收乙醛。酒精是肝臟的第一殺手,飲酒越多,脂肪肝越嚴重。

病因2:營養不良 長期營養不良,缺少某些蛋白質和維生素,可引起營養缺乏性脂肪肝。

病因3:營養過剩 過剩的營養物質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,可導致肥胖和脂肪肝。

病因4:藥物性肝損害 「是藥三分毒」,不能因其他疾病的治療大量用藥而傷害肝臟,日常生活中,吃藥時要謹慎。

病因5:糖尿病、肝炎、甲亢、重度貧血等慢性疾病, 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肝發病率為40%50%

病因6:高脂血症 高膽固醇血症與脂肪肝關係密切,與高三酸甘油脂血症關係最密切

綜上,肝臟疾病成為了人們健康最大的隱形殺手。肝臟在人體的代謝、膽汁生成、解毒、凝血、熱量產生及水、電解質的調節等方面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。在此,專家提醒您,緊張忙碌的工作生活中別忘了保護您的肝臟。


2013年1月15日 星期二

這 10 種治療,過度醫療誰的錯



10 種治療,過度醫療誰的錯
1、膽固醇愈低愈好?
膽固醇過高,會增加動脈硬化及心肌梗塞的機率;膽固醇太低,則對腦血管不好。因為,膽固醇是血管細胞壁很重要的成分,如果膽固醇太低,腦血管會比較脆弱,較易出血。
像日本人飲食清淡,所以心臟病少,但腦出血的風險卻很高。日本的腦出血病人,平均膽固醇約 155 m g/dl(毫克/每百毫升)。膽固醇最好維持在 180 200 mg/dl 之間,「上帝製造膽固醇有它的用意,不要太高,也不要壓得太低。」
2、男性也有更年期?
2002 年,男性更年期的發現者,來自一家公關媒體顧問公司,中年男性成了藥商覬覦的新市場。所有的定義、篩檢,都是藥廠發明的。
人本來就會老化,荷爾蒙自然變少。但因此將老年人身體的不舒服,都歸因到缺少荷爾蒙,將導致錯誤的醫療。
3、放置心臟支架能改善心臟病?
統計顯示,放置支架與心臟病的存活率,沒有正相關。
「沒有如我們想像,放了支架心臟病就解決了,」許重義說。
手術都有風險,如放心導管進入動脈時,可能碰到血管壁已經鈣化堵塞的斑塊,使斑塊破裂,隨著血流飄到其他部位的血管,引起中風。
4、胃痛就要吃胃藥?
最常用來抑制胃酸分泌的氫離子阻斷劑 proton pump inhibitors,是治療胃潰瘍、胃食道逆流的常用藥物,藥房都買得到,卻必須小心,不是胃痛都能使用。
因為胃癌早期也有潰瘍的症狀,如果沒有做過胃鏡就使用 PPIs,只是壓制潰瘍,容易忽略胃癌的可能。而且,長期使用 PPIs,可能導致心臟疾病及骨折,必須定期追踪。沒有醫生指示,不要長期服用這類藥物,否則風險可能大於療效。
5、該年年做大腸鏡檢查?
大腸鏡檢查,幾乎已成為高階健檢的必選項目。其實,做大腸鏡不僅不舒服,還有戳破腸子的風險。50 歲以後,可做一次完整的大腸鏡檢查,之後每 5 年做一次就好。這 5 年間,以糞便潛血檢查代替。除非是有家族史的高危險族群,才提前至 40 歲做大腸鏡。
6、白內障開刀,就能改善視力?
中老年人視力不良,白內障不是唯一的原因,還包括青光眼、視網膜病變等。白內障手術並非一勞永逸。開完刀,也不見得就能恢復到令人滿意的視力。
特別是糖尿病病人,在開完白內障手術後,復原本來就較慢,且容易在手術後,產生黃斑性水腫,讓視力惡化。
更要注意的是,開完白內障之後,病人通常都會需要戴眼鏡,或用雷射手術來調整視力,多一段適應的時間。
開刀前,一定要 和 醫師充分討論,並了解這些可能的風險。
7、非植牙不可?
植牙一顆動輒數萬元,且有不小心穿過上顎的風險,老人家要問牙醫,「不植牙可以做什麼?植牙有什麼風險?你做過幾個案例?後來那些人如何了?」
其實多問幾個問題,也可以不用植牙,可能減省不必要的醫療和風險。
8、椎間盤突出,非得開刀?
椎間盤突出的病人中,有 85 較輕微,只要做復健以及多休息,就可以明顯改善症狀,不需直接跳入開刀這個步驟。
許多病人覺得開刀後症狀明顯改善,其實是因為開完刀後,必須臥床休息 6 週,還必須穿鐵架。
開刀有傷口感染的風險,也可能因血塊壓迫神經,反而使症狀更嚴重。
重點是,開完刀後,3-5 年內,一般病患的症狀確實改善。但若沒有改變生活習慣,10 年後來看,症狀和十年前沒開刀,幾乎沒有差別。
9、做 PSA(攝護腺特異抗原)就能篩檢出攝護腺癌?
PSA 是一項男性自費健檢裡的必備檢查,但目前的使用,仍有很大爭論。美國已有專業醫學組織反對例行的攝護腺癌篩檢,因為 PSA 值正常,不代表沒有問題,PSA 值異常,也不等於有攝護腺癌。反而,在發現 PSA 過高,就開刀切除攝護腺,會造成尿失禁,及性功能受損的後遺症。
10、骨密檢測就能保骨?
骨質疏鬆檢測是有限制的,多吃市面上保骨本的產品,不如避免摔跤。
第一,以超音波測量骨頭密度,因為無法穿透,結果不會準確。而且, 一般健檢常見的,是透過腳踝來測量骨密,但腳踝不代表全身。
第二,骨密度不等於骨強度。
第三,骨頭有強度,不代表不會骨折。
預防骨鬆之害要「保密防跌」,但「防跌」重於「保密」。
其實,生活中有許多不用錢的保養骨頭方法:例如良好的運動習慣、曬太陽、均衡的營養,可能都比勤做骨密檢查,或補充骨頭保健食品重要。

癌症不可怕



癌症不可怕,它只是因體質變寒所產生的訊號,就像水太冷
會結冰一樣,也是提醒我們體內代謝變差了,生活習慣該改變
了,不是來要我們的命。而且癌細胞是與生俱來的,是生命不可
切割的一部分,並非要處理的對象。
可是當癌症被醫學不斷地誇大,變成是一種惡疾,是要命
的東西,甚至醫師會以威脅、恐嚇式的語言告訴病人說:如果
你不接受手術或化療,癌症會迅速惡化,最多只能活幾個月或
幾年等云云,讓病人嚇得半死,生活在死亡的陰影下。這並非
找回健康的開始,根本就是惡夢的開始,從此一生也注定與幸
福、快樂無緣。
而現代醫學提供我們些什麼檢查及治療呢?難道是像斷層掃
瞄、穿刺、切片、手術、化療、放療的檢查及處理方法嗎?如果
只是提供以上這樣的方法, 像斷層掃瞄,它的輻射約略等於400
X光片,穿刺、切片檢查等於在傷口又補上一刀,會讓腫瘤進
一步惡化,而手術、化療、放療,這些治療的破壞性、殺傷力更
大。只會使患者的體質變得更寒,身體變得更差,甚至讓器官衰
竭、死亡加速。就如同把冰塊敲碎,雖然冰塊暫時不見了,可是
不當的處理,溫度變得更低,結冰更快,甚至擴散他處。正確的
處理方法應該是把溫度調高,冰塊自然融解,是要從因下手,不
是從果下手。可惜的是,如同火警,警報器響了,而我們的醫學
不是去滅火,而是把警報器敲壞,結果就可想而知了。癌細胞本
來就是一個訊號,如警報器一樣,是不該被處理的,處理反而是
災難的開始。而且癌細胞也是生命不可切割的一部分,任何破壞
性的治療,無異是破壞了自己的生命。
生命能否延續,與癌細胞的有無、多寡、大小無關,而是跟
自己的體力有關,所以癌症患者應該從日常飲食、運動、作息、
心情開始調整起,並且拒絕到醫院做任何檢查。一定要相信自
己,因為體力有沒有好轉,自己最清楚,只要願意樂觀面對生
命,積極把體力調整好,不但活得自在,又可延年益壽。至於
癌症可透過原始點的按推,及善用內、外熱源,就能節省大量
醫療費用,又可有效解決症狀,讓病人面對癌症不再恐懼,迅
速站起來,重新找回自信與快樂。
根據報導有30%的患者是被嚇死的! 請把心情情安定下來,再了解什
麼是癌症 ,不急!慢慢來...了解後再釐清決定怎麼做!
你的身體你做主,只要你不驚慌沒什可難倒你的....